close

  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3月19日訊 據中新社報道,“鼓勵大家‘互掐’,不僅兩岸學者可以‘互掐’,大陸學者或臺灣學者自己也可以‘互掐’。”
  19日下午,第六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進入“綜合討論”時間,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作為主持人的一席開場白,引來兩岸學者的笑聲。
 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是次會議,共有40餘位來自兩岸的青年學者參加。當天早些時候,與會者輪番上陣,圍繞“兩岸政治關係安排前瞻”主題闡述各自觀點。
  對於兩岸關係步入“深水區”後如何破解政治難題,兩岸學者各持看法。綜合討論中他們直接提質疑,激蕩出“火花”。
  針對臺灣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郭育仁提出“當大陸和日本遇到自然災害時,臺灣方面的反應有所不同的現象值得思考”這一論述,中國現代國際問題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郭擁軍立即“回擊”說,臺灣和大陸,跟臺灣和日本不一樣,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……
  郭擁軍話音剛落,全國台研會研究部副主任李賀也補充說,上述現象的存在,並不能說明大陸的對台政策出現問題,而是日據時代對臺灣造成影響,以及李登輝時代的“去中國化”衍生了一些問題。
  有多位臺灣學者發言時提到兩岸關係的發展要重視臺灣民意。臺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張峻豪指出,臺灣民意在兩岸關係發展中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“由下而上的力量,非常值得重視。兩岸進入深水區時,也不能忽視這些。”
  也有多位大陸學者對臺灣的民意調查提出質疑。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學術研究部研究員李曦指出,臺灣的一些民調“有陷阱”。他舉例說,如果一項民調有兩個選項,其一為“我是四川人”,其二為“我是中國人”,這樣受調查者選擇時會面臨兩難矛盾。他強調,“民意不可忽視,但帶有政治傾向地操縱民意會讓社會開歷史倒車。”
 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胡文生也指出,兩岸關係不能忽視民意,但也不能被民意“綁架”。
  短短兩個小時,兩岸學者進行了40多人次的“激情碰撞”。與會者的交流還跨越多個學科,除政治經濟學外,還運用社會學、心理學、傳播學乃至數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,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提出建議。
  全國台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作總結髮言時說,兩岸學者儘管有不同的特點,但都肯定目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一局面和走向,都基本摒棄了“台獨”分裂的選擇,都能從現實出發,換位思考。
  “兩岸學者都共同主張要相向而行,大家都希望兩岸關係好,體現了善意、理性、務實和創意。”楊立憲說,探索統一前對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有必要性,對緊迫性的問題兩岸也有共同的認知。儘管兩岸關係還存在深層次的問題,但不必悲觀。
  楊立憲最後指出,目前要繼續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基礎。“兩岸間的政治談判,能談成最好,一時未能談成就繼續努力,大陸有耐心也有信心。”她同時強調,大陸的底線是不能倒退的,不能回到民進黨時代搞“法理台獨”的狀態。
  責任編輯:劉強  (原標題:兩岸青年學者“友好互掐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34ilwh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